用感恩心對人 世界就是彩色的. ......用瞋恨心對人 .人生就是黑白的
凡事感恩..就能增長福氣..... 凡事怨恨. 就會倍增災難

去五難 壽自延

人要想健康長壽,就要去除這“五難”。嵇康有言︰“五者無於胸中,則信順日躋,

道德日全,不惜善而有福,不求壽而自延,此養生之大旨也。”如今興起養生

熱,什麼“飲食養生”、“醫藥養生”、“運動養生”、“季節養生”、“氣功養生”等等不

一而足。養生網站、養生保健雜誌令人目不暇接。但歸根結底,養生還是先要養性

。孔子早就提出“仁者壽”的觀點。唐代名醫孫思邈亦很重視道德修養,他說︰

古養性者……德行不克,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。”並引用三國時期“竹林七賢”之

首嵇康之論︰“養生有五難,名利不去為一難,喜怒不除為二難,聲色不製為三難

,滋味不絕為四難,神慮精散為五難。”這“五難”究竟都指的是什麼呢?

一難為名利不去。名利泛指個人的名節地位和物質利益,名利的誘惑足以改變

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。有人為爭名逐利,挖空心思,日夜鑽營,採取各種手段,陷

入“名”和“利”的陷阱不能自拔,只能是心勞日拙,導致百病叢生,喪志折壽。漢代

醫聖張仲景曾說過追求名利者,向往權貴威勢,不惜絞盡腦汁,為身外之物丟了身

體這個根本。

二難為喜怒不除。喜、怒是中醫所稱“七情”中的頭兩情。喜指欣喜的意思;怒指個

體情緒憤怒,兩者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。七情中的“喜”,是心情愉快的表現。俗話

說“人逢喜事精神爽”,高興可使人精神煥發。但高興過度就會傷“心”,中醫認為

“心主神明”,心是情志思惟活動的中樞,超乎常態的“喜”會使心神不安,甚至語無

倫次,舉止失常。清代名醫何夢瑤在《醫碥‧氣》說︰“喜則氣緩,志氣通暢和緩

本無病。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不藏,為笑不休,為氣不收,甚則為狂。”《儒林外

史》中的“范進中舉”就是過喜致狂的典型。過度喜悅還能引起心跳加快,頭目眩暈

而不能自控,某些冠心病患亦可因過度興奮而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。怒則氣上,

是指過度憤怒可使肝氣橫逆上沖,陰陽失調,血隨氣逆,阻塞經絡,使臟腑功能紊

亂而致病。臨床可見氣逆,面紅目赤,或嘔血,甚則昏厥。怒發沖冠的情緒對老年

人危害更大,極易誘發腦溢血或發生嚴重心律失常、心絞痛及心肌梗死。

三難為聲色不製。“聲”泛指歌舞、娛樂;“色”指女色。“聲色犬馬”源自清代蒲松齡

所著的《聊齋志異‧續黃梁》︰“聲色狗馬,晝夜荒淫,國計民生,罔存念慮。”指

的就是荒淫無恥的生活模式。若娛樂無度,通宵達旦亂了生活規律,久而久之,必

然會把身體搞垮;房事過度,不節製性生活,會損精耗氣,這把“伐性之斧”可造成

百病纏身、未老先衰的惡果。

四難為滋味不絕。貪圖膏粱濃味,嗜食美酒佳肴,整天大魚大肉,無所顧忌,難免

有損身體。《黃帝內經》指出︰“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”《諸病源候論》中也說︰

“夫飲食過飽,則脾不能磨削,令人氣急煩悶,眠臥不安。”只顧滿足口欲,極易引

起脂肪肝、高血壓、高脂血症、動脈硬化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膽石症等疾病。

五難為神慮精散。“神慮精散”即思想負擔太重或腦力勞動過度,以致耗精損神,引

起疾病。有人整天斤斤計較,患得患失,使生理失常,心弦緊繃,不堪重負。因處

心積慮,過多損傷人體機能,免疫力自然下降,疾病便乘虛而入。《壽世新編‧養

心說》主張︰“聽其自樂,應以自然,任其自去。此養生之法也。”告誡人們要正確

對待生活中的問題,既不為無端瑣事憂慮煩躁,也不為一時得失牽腸掛肚,更不在

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思冥想。

人要想健康長壽,就要去除這“五難”。嵇康有言︰“五者無於胸中,則信順日躋,

道德日全,不惜善而有福,不求壽而自延,此養生之大旨也。”清代田綿淮輯錄的

四書指卷之一的《延命金丹》中也明確指出︰“凡欲身之無病,必須先正其心,使

其心不妄求,心不狂想,不貪嗜欲,則心君泰然。”只要注重心性修養,去名利,

除喜怒,去聲色,絕滋味,少思慮,自然能長壽。

  因此,養生先養性,攻克養生五難關,做一個心地善良、豁達開朗、樂於助人

,心理健康的人,有利健康。尤其老年人,養生更要養心、養性。日常生活中,常

會遇到喜怒哀樂之事,切不可過於激動或衝動,遇事看得開,想得寬,不為無法改

變的事痛惜、後悔、哀嘆、憂傷,不患得患失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豁達開朗,

保持良好心態,有利身心健康。老年人也會減少腦溢血、腦血栓等疾病的發生,頤

養天年,健康長壽。